83岁奶奶做出“珍贵早餐” 每样5毛钱23年从未涨价

2016-07-15 09:26:1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王卉
  原标题:中国奶奶做出世界上最珍贵早餐,每样只卖5毛钱,23年从未涨过价!

        公众号:益美传媒(ID:YeeMedia)授权发布


 
  6口锅、4个煤炉、2张桌子、1辆脚蹬三轮车和几把塑料凳,这就是毛师花老人出早餐摊的全部家当。


 
  毛师花老人已经83岁高龄,住在浙江衢州黄坛口乡的黄坛口村。她在村口摆早餐摊20多年,只卖粽子、鸡蛋饼、糯米粿、豆浆和稀饭。
 

 
  虽然早餐种类不多,但每一样都是她亲手做好,每一样做的都十分用心。豆浆是凌晨石磨现磨的,因为石磨磨的豆浆孩子们会多喝一些;糯米粿是手工包的;蛋饼用的鸭蛋是她在村里收来的正宗土鸭蛋。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每样早餐都只买5毛钱,23年来从未涨过价!因为,她担心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会吃不饱。
 

  每天凌晨1点钟,毛奶奶就已经起来准备食材。生煤炉、磨豆浆、炒菜做馅、蒸粽子,这样的节奏,二十多年来不曾有变,即便是冷冬腊月,生物钟也会准时把毛奶奶叫醒。
 



  花5个小时准备,将近6点时候,摸黑骑上三轮车拉着家当出摊。因为车小东西多,要分两次才能运完。等把东西全部运到村口,毛奶奶就开始煎蛋饼、做糯米粿,为过路的人们提供早餐了。
 



  早餐摊在黄坛口村一所小学附近。每天一大早,都会有一群一群的小学生将毛师花的早餐摊围成一个小圆圈。因为便宜,实惠,孩子们都喜欢这儿,又因为毛奶奶疼爱他们,她被孩子们亲切地唤作“早餐奶奶”。
 

  奶奶,我要一个粿。

        奶奶,我要一个蛋饼,带走。
 
        奶奶,我要一碗豆浆。

        每当这时,毛师花都会开心利索地把一份份早餐递到孩子手里。

 

  有时看她忙不过来,孩子们就自己给自己盛豆浆;有些孩子吃完饭干脆把钱压在碗底,打声招呼就走人;还有的会把用过的碗帮毛奶奶洗了。这一切,似乎早已成为他们彼此间的一种默契。
 

  有一个学生说:“每天家里给我两元钱吃早饭,这样的蛋饼,毛奶奶这边才卖五毛钱,我买两个还能存下一元钱呢。有时我没有带零钱,毛奶奶总是笑着说没关系,让我第二天把钱补给她。”

 
  在毛奶奶摊位上吃饭的大都是小学生
 

  就这样,二十多年过去了,来早餐摊吃饭的学生们,换了一批又一批。已经去外地上学的孩子,现在回来也会特意去毛奶奶那里吃早餐。“感到自己的乡愁得以安放”就像亲人一样朴实又温暖,早已经刻在孩子们心中,那种味道,已成为一代又一代黄坛口乡中心小学学生的记忆。
 


  每天收完摊,毛奶奶不忘清扫地面,并用热水冲洗
 
  然而,当人们善意地提醒毛师花“5毛钱会不会亏本?”时,她似乎并没有把这当作生意,更像是在为自己家的孩子做早餐,“这些学生都和我的孙子一样,女的是孙女,男的就是我的孙子,我不涨价!”
 

  她担心的不是赚不赚钱,而是那些一早从山里赶来的学生会不会饿肚子。她还担心,不少学生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如果加价了,学生们可能就吃不饱。毛师花说她喜欢孩子,喜欢孩子们叫她奶奶,她觉得卖早餐反而精神好,早晨5点出门,8点收,那3个小时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
 

  如今,上了年纪的毛师花,子女们都不在身边,儿女们多次想接她到城里享福,最后,都被她拒绝,儿女们没办法,也只好依了老人。
 
  毛师花经营早餐摊的钱,来自每月1040元的养老金。这笔钱由儿子叶发帮助领取,并用来帮她购置面粉、糯米、菜油等物资。两个女儿则帮老母亲添置煤炉、调料、筷子等。
 

  经常会有村民来帮助毛奶奶收拾摊位。在黄坛口乡,毛师花深得村民的敬重,很多村民也以各自的方式支持她,比如将猪肉、鸭蛋等食材以成本价卖给她。村民们说:“我们的孩子都吃过你的早餐,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吃到你的早餐”
 
  村民们最淳朴的心声,或许是给毛奶奶真心的回报吧。
 

  毛奶奶的心愿是,让上学的孩子吃上热乎、新鲜的早餐,目的却只为寻求内心的满足与快乐。
 

  她说,听着校园里孩子们的读书声,看见孩子们和自己打招呼,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满足。如果身体允许,她希望早餐摊会一直摆下去。
 
  奶奶,答应我们:健康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