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提升高原古城西宁颜值气质

2016-09-22 11:28:04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原标题:“绿色发展”提升西宁颜值气质
 











  在日前举办的首届绿色发展论坛暨2016西宁城市发展投资洽谈会上,西宁市共有86个项目成功签约,签约金额达384亿元。更为难得的是签约项目主要以光伏光热、锂电、金融、生物医药、文化、及旅游等绿色产业类型为主。
 
  西宁地处青海高原,生态环境制约突出,却牢牢把握“生态优先”与“发展率先”两个关键,以建设“幸福西宁”为总目标,力推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浓墨重彩书写绿色发展的西宁篇章。
 
  当前,一个环境和产业相得益彰的绿色发展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在一批绿色项目的支撑下,西宁将凭借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领航西部绿色发展新征程,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生态绿成为西宁最靓的名片
 
  漫步在碧波荡漾的南川河畔,陶醉在湟水湿地公园的绿色怀抱,信步于麒麟湾公园……
 
  第二次来西宁的美国先进医疗技术协会中国常务理事、美国爱德华医疗用品公司副总裁、大中华及韩国区总经理飞利浦·贝卓飞被西宁的一个个“绿色”之美所深深吸引。
 
  曾经,西宁的绿色家底很薄:全市年均降雨量仅为380毫米,蒸发量却达1700毫米,干旱缺水是这片土地不争的现实。别说招商引来外资,就连不少土生土长的西宁人都选择退休后把家安在外地养老。
 
  一切,因为绿而变。
 
  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一辈辈西宁人战天斗地、攻坚克难、用心血和汗水,终于在气候恶劣的高原“种”出了一片绿色。2015年11月,西宁更是成为西北地区首个获得“国家森林城市”殊荣的省会城市。如今,在缺林少绿的西部高原城市,一个抬头、一个转角,都会有一抹醉人的绿色沁人心脾。
 
  这一幕幕自然生态之绿不仅让西宁人收获了更宜居的生活环境,也让西宁找准了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
 
  “企业家对一个区域发展的判断,最直观的印象来自于生态环境。”2015西宁城市发展投资洽谈会的一次客商接待,让西宁市湟源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印象深刻。
 
  一位来西宁考察锂电产业的河南投资商,逛了一圈西宁的工业园区后当即拍板投资建厂,投资锂电子产业下游精深加工项目。这位客商认为,能把一座城市打理得如此绿色生态,相信这里一定有一个高效、开放的地方政府。
 
  借助绿色发展的名片,以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的首届绿色发展论坛暨2016西宁城市发展投资洽谈会,可谓把“绿色西宁”演绎得淋漓尽致:绿色基调、绿色布展、绿色体验、“一主五分”绿色发展专题论坛、86个绿色项目签约金额384亿元……
 
  更加注重践行新理念、更加注重注入新动力、更加注重开启新征程。参加2016西宁城市发展投资洽谈会的嘉宾,欧洲货币集团会议总监及拉美金融主席克里斯多夫·加尼特表示,从西宁处处散发出的“绿色”和“生态”可以看出:“西宁在越来越用心地关注绿色经济的发展”。2016西宁城市发展投资洽谈会为更多的人展示了一个积极向上、开放自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西宁。踏上“新思路”的西宁,再次成功向世界亮出了自己的“绿色”品牌。
 
  绿色产业渐成发展新动力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绿色产业。伴随着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化工、高原生物制品、中藏药、藏毯绒纺等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西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绿色崛起的强劲态势。
 
  过去5年,光伏制造业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等困难时期,产业陷入低迷阶段。这样的大环境也给青海省首家光伏上游原料制造龙头企业——亚洲硅业的生产及经营造成了不小冲击。
 
  “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我们对外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抢抓机遇、寻求突破,对内挖潜增效,目前企业保持着核心工艺技术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产品质量持续向国际水平提升,节能降耗效果显著。”采访中,亚洲硅业总经理王体虎如是说。
 
  亚洲硅业是西宁市光伏产业中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转型升级的一个样本。近年来,西宁市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逐步构建起以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绿色产业体系,走出一条“绿色崛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走进2016西宁城市发展投资洽谈会展馆的装备制造产业专区,一台台制作工艺精良、灵活自如易操作的无人机,引来众多参会客商和广大市民的关注。“小小一台四轴无人机能起吊10吨货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他们展出了用于航拍、工业建造和警用的无人机10多种产品,这种轻型方便、功能强大的无人机市场前景非常好。
 
  在国家提出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大背景下,青海省装备制造业积极转方式调结构,西宁市也以整合提升现有装备制造企业为重点,着力提升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明确了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在全国有影响的优势产业集群的目标。
 
  2016西宁城市发展投资洽谈会“幸福西宁”展区中,来自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以青海特色资源为原料加工的食品、药品、保健品,不仅得到了青海人自己的认可,更赢得了外地消费者的肯定。
 
  历经10多年的发展,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以高原生物资源精深加工及中藏药生产为核心的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比重,目前已经超过60%,有20多户集群企业实现工业产值过亿元。从这里走出的很多产品,不但销往北、上、广等国内市场,而且远销欧盟、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市民共享惬意绿色生活
 
  万达、力盟、新华联、绿地,一个个百强品牌强势进驻西宁;星巴克咖啡、成龙影院、索菲特酒店,一个个时尚符号扎根西宁;泰国、韩国、日本,一条条国际航线让西宁离世界不再遥远……
 
  优化审批程序、简政放权,一项项扎实举措让西宁成为全国省会城市中审批项目最少的城市,也因此给西宁聚集了前所未有的人气。
 
  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见证着这座城市坚持绿色发展的铿锵步履,一张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绿色民生大网已经在西宁悄悄铺开。
 
  绿色产业更高效。“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眼于建设现代新型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一心、三带、六组团、八板块”的产业空间新格局,壮大西宁发展的支撑力。
 
  绿色城市更宜居。从“以人为本”着手、以绿色发展主题贯穿推进城市各个方面的转型升级,按照“一芯双城、环状组团发展”的生态山水城市格局,建设城市中心200平方公里的绿芯森林公园,以西宁主城和多巴新城“双城”建设为主,推进人口、产业和服务向城区西部、南部和北部聚集,打造支撑发展的新平台,加快形成支撑城市发展的六大功能板块,塑造西宁经济发展新版图。
 
  绿色民生更幸福。加快构建“四横十五纵一环”的主干路网体系,实施三年攻坚计划,全面建成“外环内网”和“畅通西宁”工程。打造海绵城市先行区。持续打造南北山国家环城生态公园,深入开展美丽家园绿化行动。
 
  今天的西宁,绿意正浓。一座坚持走生态、低碳、循环、高效绿色发展之路的高原古城,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