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里吃出的知识产权味道

2016-11-02 20:43:28 来源:知识产权网
          一个苹果就能卖18块钱,这是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更何况是国家扶贫开发特困片区的重点县。
        2016年10月28日,在高大上的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的一个角落,一场没用任何声光电设备的简单新闻发布会甚至有点“土”,静宁县县委副书记何鹏峰带队,县委、县政府“苹果产业”相关部门一把手一字排开,简单的演讲台上没有一束鲜花,而是摆满了圆润的大苹果,在进行简单的推介之后,参加发布会的观众敞开了品尝这些苹果,不时有人会发出一句由衷的赞叹:“这才是苹果的味道!” 从完成“静宁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申请注册 “静宁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到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静宁的苹果的知识产权落了“地”,静宁人的生活变了样。

    苹果落“地” 甘肃省东部,国道312线穿境而过,黄土高原丘陵沟壑蜿蜒,甘肃中部十八个干旱县之一的静宁县就坐落在这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静宁是典型的“吃粮靠救济、穿衣靠捐赠、花钱靠借贷”的国家级贫困县,改革开放后,围绕解决群众温饱问题,静宁人算了一笔账,干旱的土地种庄稼难有好收成,号召群众发展果树生产,在全县掀起了栽果建园热潮。 功夫不负有心人,静宁的苹果农业日见成效,然而,静宁苹果的名号如何在市场上叫得响,如何才能打造出一张静宁苹果的金字招牌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011年9月7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批准“静宁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静宁苹果”还有了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登记、统一印制的专用标识,用于证明静宁苹果原产地域和特定品质。 品牌的效应摸不着,但却看得见!有了“身份”的静宁苹果在市场上的名气越来越响,也逐渐成为静宁县的一张靓丽名片。订单需求不断,网店销售火爆,静宁人喜笑颜开。 苹果“产业”        
      何鹏峰告诉记者,目前静宁县果园总面积已达102万亩,这就意味着每一个静宁人平均拥有2亩苹果园。
      有了名气,更要维 护好品牌形象。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鲍彦鹏向记者介绍,现在静宁全县全面严格推行“静宁苹果”专用标识使用制度,统一“静宁苹果”专用标识箱贴、果贴。 静宁符合条件的果品营销贮藏企业、协会、合作社以及个体工商户,依据《“静宁苹果”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静宁苹果专用标识使用管理办法》,被授权使用“静宁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静宁苹果”专用标识。这样一来,进入市场的果品都有了可靠的“静宁苹果”身份证明。 苹果品牌保护也不能掉以轻心。静宁对授权使用“静宁苹果”品牌的企业进行严格考核,对商标包装印制企业进行严格管理,组织开展“静宁苹果”品牌保护专项整治,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掺杂使假、扰乱市场秩序等有损和侵害“静宁苹果”品牌的违法行为。 “我们正在推进静宁苹果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 鲍彦鹏信心十足。 截至2015年底,静宁全县果品总产量已经达到72万吨,更为可喜的是,2016年静宁苹果预计总产值达到28亿元,农民人均果品产业收益将达。。到5320元。
        “我们正在考虑静宁苹果品牌的广告语,就叫‘这才是苹果的味道!’如何?”发布会刚结束,和记者闲聊时,何鹏峰还在筹划着静宁苹果的品牌发展之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