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子走失后的第四年,邵卫超的二儿子出生了。照片上看,兄弟俩长得很像,圆脸、小眼、胖嘟嘟的。二儿子叫邵文远,“他哥哥叫文潇,一个‘远’字,是想告诉他,在远方有个哥哥。”
十几分钟工夫就不见了
二儿子今年10岁,小名石头。自出生以来,邵卫超每年都要给儿子拍一张照片。
他家的旧式相框中,兄弟俩的照片摆在一起,大儿子的发黄发皱,永远定格在小时候。二儿子的像素清楚,每张照片上都印着字——等二儿子长大时,邵卫超就能通过照片,勾勒出大儿子的模样。
的确,大儿子长大了会是啥样,邵卫超完全不知道。14年过去,这个年轻时魁梧、英俊的男人,已经满脸胡须。生活拮据,他好多年都没买新衣服了。
邵卫超44岁,在普化镇做铝合金门窗生意。
这个镇,靠近321国道,交通便利。镇上逢三六九为集市,当地人称“上会”。过去,他的门面房在临街的位置,因为为人厚道,生意还算不错。
2002年5月20日下午5点,邵卫超和妻子在店里忙活,6岁的儿子邵文潇从幼儿园回来后,放下书包出去玩,只有十几分钟的工夫,就不见了。
“娃会写自己的名字,知道家里的电话号码,失踪那天穿着深灰色条纹裤子,穿一双黄色拖鞋,上身穿淡灰色长袖线衣,外套是深蓝色马甲。”邵卫超说,当时和儿子一起玩的,还有邻居家的几个孩子,“后来有人在普化镇政府里的水龙头跟前见过孩子,还在镇政府对门商店里出现过……”
此后整整3年,邵卫超夫妻俩像是被抽去了魂儿,“不接活儿,想吃就吃上一口,不想吃就睡一天。”
那间门面房仍是老模样
作为局外人,你很难想象这些寻亲父母们的心路历程和寻子遭遇。14年间,邵卫超只要攒够一点路费,就外出寻找儿子,他去过山东、山西、河南、天津、四川。
他的微信、QQ中有不少的寻亲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们,在这个平台上彼此提供信息,互相鼓励,抱团取暖。
一直到今天,每每想起这事,妻子李银霞仍有些放不下。昨天早上,记者采访时,李银霞因为失眠,外出买药。
“我也总劝她,日子毕竟还得过,咱好歹还要为二儿子负责。”当年那间铝合金门面房,早已挪了地方,邵卫超长长地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而那间旧的门面房,仍在老地方,仍是老模样。每月几百元房租,继续租着,没有装修,没有翻新,连内部结构都没变过。漆皮斑驳,连老式门锁都生锈了。毛笔写的“杂货店”3个字,十分醒目。
邵文潇,你应该记得,你家商店对门是过去的邮电局,你上的幼儿园叫乐乐幼儿园,对面容容家的狗曾把你的腿咬伤过,还有胡爷爷家的育育,你经常和他一起玩,你总叫他“育育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