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产为何不丰收 陕西关中苹果产区丰产滞销调查

2016-11-15 14:56:44 来源:陕西传媒网

    今年,作为果业大省的陕西再次迎来苹果大丰收。全省总产量达1100多万吨,约占中国总产的四分之一,世界总产的七分之一。换言之,全世界每7个苹果,就有一个是从陕西走出去的。但近期记者走访调查关中苹果产区却发现,目前大部分果农手中仍有近半苹果库存,今年的销量远低于往年,苹果“烂市”风险持续加大,果农纷纷“丰产不丰收”。

11月12日至14日,记者深入宝鸡、咸阳、渭南等关中果业主产区看到,尽管今年的苹果产量丰收,但销售却与往年如火如荼的景象大相径庭。因为果业市场面临价格暴跌、严重滞销等诸多难题,大量苹果堆放在果农家中难以出手。在宝鸡扶风县太白乡涝池岸村北庄果农索卜妮家,整堆滞销的“红富士”苹果码在一起,被彩条布盖着。“我家苹果在村里算是种的比较少的,2亩地总产量也就4000斤左右。往年果商的收购价格每斤1至2元,可如今最高才八毛,前后收购价格差距太大。尽管我们自己通过网络平台和亲戚朋友处理了一半,可现在还有2000多斤堆在院里卖不出去,急的人直发愁”,索卜妮无奈地说。在渭南澄城县白草塬村果农王法定的果园里记者看到,近一半的苹果还没有采摘,一部分摘下来的也堆放在家里未卖出去。“搁去年这会苹果早卖完了,今年一直没有客商来收。加上果汁厂的苹果原料收购价每公斤就四毛,只有去年的1/4,更划不来了。所以我们也只能是放慢采摘速度,等到年底价格高点再采摘”,王法定说。谈及苹果滞销,咸阳礼泉县阡东镇新庄村二组的果农郑小刚说:“今年我村的苹果销量还不到产量的四分之一,加上今年很少有客商来,卖不出去的苹果也只能先堆在家里。听说县上的富安果汁公司厂今年上半年生产的上千桶浓缩苹果汁也压在库房,下半年厂里都没开工。”

针对今年关中产区苹果的丰产滞销,咸阳市农业局副局长汪忠新介绍:“咸阳市今年苹果产量共计270万吨,但目前仅有130万吨已售出,连总产量的一半都不到。剩余的这些苹果大多已在农户家中的常温条件下存放了一月左右,再这样下去,苹果品质下降,更难销售,难免出现倒在田间地头的现象。”对此,陕西华圣果业公司总经理彭晓强也分析指出:今年关中地区苹果质量较好的红富士、秦冠的价格分别只有1元、0.4元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近1/3。造成目前苹果滞销,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消费者信心下降,市场规模萎缩;二是去年以来几次食品安全事故,导致国外市场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造成了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信任危机;三是对于果农来说,由于前两年连续的苹果高价位运行,使今年果农预期比去年还要高,前一段时期我们收购的苹果甚至形成了产地价和销价倒挂现象,也导致苹果滞销。

行业专家对此分析指出:从市场表现来看,一方面,陕北和渭北高原属于世界最佳优生区的苹果,市场价格与销售进度,呈现平稳略增态势。不论现摘现售,还是先存冷库明年再卖,市场前景都很广泛。与陕北和渭北高原优生区相比,关中苹果产区属于非优生区。近年来,高涨的产量和销量让一些苹果非优生区的地区纷纷效仿,盲目上马苹果种植项目。这种盲目的模仿,不仅缺乏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同时也没有成熟的市场销路和苹果种植生产产业链,成本投入以及现代化程度都无法与优生区相比。短期看,去年到今年这类苹果丰产难卖的声音早已不绝于市,从今年开始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剧。对此,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相关市场分析师表示:个别非优生区的苹果滞销并非坏事,恰恰是供给侧改革的必然结果。政府职能部门不能保护落后产能,应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借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完成供给侧改革。做优做强,为关中乃至陕西优质苹果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