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多个当地自媒体公号发文,称当地政府已与某企业签订协议,转让岳阳楼景区经营权,也就是说,岳阳楼将被“托管”。岳阳市政府网相关文件显示,去年11月当地发布公告,对辖区内2个重点旅游景区经营权面向社会公开招商,而岳阳楼景区并不在招商景区之列。岳阳楼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岳阳楼景区已经正在进行经营权转让,传言非虚。
我国旅游景区资源归国家所有,国家通过地方政府、景区管委会行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岳阳楼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不变更其所有权的前提下,转让经营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但岳阳楼是老祖宗留给所有国人的共有遗产,企业承包后,不能改变其公共资源的属性。
岳阳楼转给企业承包,但监管不能松懈,承包的企业不能将岳阳楼变成自己的自留地,不能不顾文物保护,只顾追逐利益;要能督促企业加强对岳阳楼的保护,如果发现企业保护不当,当地文保部门要及时叫停,如果情节严重,则要收回经营权,甚至要追究管理方的刑事责任。
让企业或私人承包旅游景区或文保单位,不意味着他们就可能任意处置旅游景区或文保单位,他们可以进行市场化运作,进行多元保护与开发,但前提是要做好文物保护或景区资源保护。正因如此,岳阳楼可以“托管”,但不能“脱管”,企业承包岳阳楼,意味着他们将肩负保护岳阳楼这一千古名楼的神圣使命,他们能否称职,也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