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遗体捐献”这个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凭着一份爱心和信念,人们开始愿意将自己过世后的身体、角膜、器官用于医疗救助和医学研究,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存在。“死亡”不再是禁忌,反倒成了“终极奉献”。在安康市石泉县,就出现了欲捐遗体、角膜“第一人”,他就是石泉城关镇西街社区一名普通居民——柏绪祥。
柏绪祥今年73岁,和老伴育有一女。平常,这个三口之家总是其乐融融,十分温馨。前些年,柏绪祥从新闻中了解到人去世后眼角膜可以捐献给其他因为病变失明的人、遗体也可以捐献供医学研究后,就萌生了捐献遗体和器官的想法。希望在百年后用自己有用的器官去帮助别人。柏绪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解,并在县红十字会进行咨询。2011年12月26日开始,就开始申请角膜和遗体捐献,希望能了却自己的心愿。现在,他的这个心愿终于有了回应。
12月27日下午,陕西省红十字会角膜捐献西安工作站眼库主任银勇、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遗体捐献工作服务办公室主任徐自力一行,在石泉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城关镇西街社区与柏绪祥夫妇见了面。
柏绪祥表示,捐献角膜和遗体纯属自愿,他将把自己的遗体和眼角膜作为此生之后对社会的“终极奉献”,他的老伴也声称自己今早才知道柏老的决定,但是非常支持他。柏绪祥当场填写了角膜捐献登记表和公民遗体志愿捐献申请表,老伴也在遗体志愿捐献人指定捐献执行人一栏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