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提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委员们关注民生热点

2017-01-05 15:07:20 来源:北京时间
        1

  增建修缮人行道护栏
 
  确保市民出行安全
  "人行道临河一侧没有护栏,路面距河床较高,存在安全隐患。""翠溪路靠近峪溪桥头人行步道护栏破损严重,缺失长达10余米。"昨日,委员韩秀明、翟伟带来的《关于修复增建滨河南路及翠溪路人行步道护栏的提案》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现状:滨河南路部分路段没有护栏;翠溪路人行道护栏破损严重
 
  当天,记者前往提案中提到的需修复及增建人行步道的滨河南路、翠溪路进行了实地探访。彩屯治沉广场以及沿河人行道的建设给生活在彩屯的群众增添了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绝佳场所,每天从八号坡至广业驾校沿河堤人行道上锻炼的市民人数很多,但人行道临河没有护栏,路面距河床较高,给锻炼的人们带来了安全隐患;太子河两岸的翠溪路、滨河路是我市很靓丽的两条景观路,尤其是峪溪桥与小华山桥之间靠太子河两岸的人行道更是许多人早晚锻炼的步道。该人行道已建设多年,靠近太子河岸的人行步道护栏,现已破损严重,缺失、断裂、变形、脱落,特别是翠溪路靠近峪溪桥头的地方破损更为严重,缺失长达10余米。
 
  委员建议:尽快补建修复护栏,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护栏的破损、缺失,不仅影响了美观,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对此,两位委员建议相关部门对上述路段破损的护栏尽快进行修复、补建,并增设滨河南路河堤人行道护栏以保障行人人身安全,在造福人民群众的同时增添沿河景观。
 
  2
 
  反对暴力伤医 制定医疗纠纷处置细则
 
  遇到暴力伤医事件究竟该怎么办?医护人员的安全该怎样保障?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采取有效手段第一时间制止?昨日上午,市政协教科委卫生组就"打击暴力伤医创建平安医院"这个议题,带来了他们的两会提案。
 
  尽管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等9部门联合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然而,恶性暴力伤医事件依然时有发生。目前,我市仍存在暴力伤医现象。
 
  对此,委员们建议将暴力伤医案件一律列为重大敏感案件,由公安机关成立相关案件领导小组,对医疗机构的报警求助快速反应、介入,对医暴、医闹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的行为,专人办理,及时制止并控制局势,重大医疗纠纷应有紧急处理预案;建议依据高检出台的意见,制定医疗纠纷处置工作指引法规细则,出台相应的司法详细解释,对医闹的不法行为明确限定时间改过,否则依法处理,使公安机关对医闹的打击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精确性。
 
  3
 
  把康复辅助器具产业
 
  打造成我市大健康产业新的增长点
  2016年10月9日,国家辅助器具东北区域中心产业园落户我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这是全国第一个辅助器具产业园,是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又一块国家级品牌。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
 
  干意见》中,还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这一指导性的意见很大程度上为我市未来辅具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市政协委员袁永旭建议,加强国家辅助器具东北区域中心产业园建设规划,需要确定辅助器具研发生产主攻方向,并充分利用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的"税收价格优惠、企业金融服务、财政资金引导、消费支持措施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政策支持。
 
  建设好、发展好落户在我市的"国家辅助器具东北区域中心产业园",努力把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打造成我市大健康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
 
  4
 
  规范电梯问题"一站式"管理
 
  建立应急处置服务平台
  对于住在电梯楼内的居民来说,电梯既是安全出行的第一站,也是安全回家的最后一站,但是随着电梯数量的增加,体量的增大,运行时间和使用年限的增加,电梯故障及电梯事故也让不少市民们担忧。为此市政协委员王小明、郑忠良、张仁庆提出《关于在我市建立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的提案》。
 
  现状:很多老旧电梯"带病运行"
 
  我市已投入运行的电梯数量达3800余台,其中住宅电梯数量达2800余台。在这其中,十五年以上的老旧电梯达200余部,老旧电梯由于配件老化严重及机械部件长期磨损,造成故障点增多、故障率增高,同时由于电梯维修改造资金短缺的突出原因,导致老旧电梯的维修改造工作无法做到及时、到位,致使各种安全故障频发。
 
  2016年9月,我市出台了《本溪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对我市电梯生产、经营、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应急处置和监督管理做了详细说明,但在落实上仍然存在一定难度。目前我市仍有14处住宅小区的135部检验不合格电梯"带病"运行。
 
  委员建议:建立处置平台,实现精准救援
 
  建立电梯应急服务处置平台,可以承担全市电梯应急救援的组织协调,并实施安全、快速、科学的救援。此外,应急平台还能够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质量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通过对故障原因、维护管理投诉等数据综合分析,考核维保单位。并通过参与电梯事故调查处理和统计分析,对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使用和检验检测等机构开展应急救援方面的指导。
 
  5
 
  存量房可改造成
 
  大型养老社区
  社区居家养老,已经成了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不过,养老行业的规模和服务水平不能满足需要,条件和地点不理想,居家养老从何谈起?市政协委员聂毅全在《关于将存量房地产改造成养老社区的提案》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除了部分结婚或改善性住房条件的刚需购房外,现有待售商品房数量远远超出了市场需求。而我市的人口结构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放缓,人口老龄化的比例逐渐增大,但养老行业的规模和服务水平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和地点比较理想的养老机构或养老院不多,社会需求很大。
 
  聂毅全建议对目前的库存房,可选一部分作为试点项目,通过一定优惠政策,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养老服务机构,将房地产项目进行整体改造,作为大型的养老社区;制定优惠政策条件鼓励老龄人群购买入住。
 
  6
 
  还烧秸秆?
 
  利用合理或将成破解关键
  农作物秸秆被广泛用于畜禽养殖业、生物质燃料业、生物菌剂制肥业等,但由于人们对秸秆利用的理念及秸秆处理技术工艺落后,多数秸秆都作为废弃物直接焚烧,危害环境也浪费资源。
 
  最近,辽宁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辽宁省秸秆焚烧防控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的通知》和《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我市各级政府正在出台秸秆焚烧防控工作方案、发布防控秸秆焚烧通告,严控秸秆焚烧行为,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仅据桓仁县古城镇初步统计,该镇玉米种植面积为3万亩,一亩地的秸秆量为3000-4000斤,3万亩的秸秆量可达4.5-6万吨。
 
  市政协人资环委委员提出,开展专项调研需要结合我市种植业秸秆的现实情况及长远规划,围绕秸秆产量、开发利用等议题。特别是要结合牛、羊养殖户(企业)的分布区域、农民居住的疏密程度以及农户(企业)对秸秆的多方面特殊需求,分别研究开发秸秆饲料、秸秆气化、秸秆造纸、秸秆燃料、秸秆发电以及生物菌剂制肥等多种秸秆利用技术,尽快实施秸秆变"废"为"宝"、延长农业产业链的有效措施,解决秸秆燃烧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