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勤俭做客凤凰卫视:产业支撑科研技术转化

2017-01-18 16:16:51 来源:陕西传媒网-三秦都市报
 娄勤俭做客凤凰卫视《问答神州》

 娄勤俭做客凤凰卫视《问答神州》(续)
 
        马云和陕西有哪些渊源故事;“东有西安三星、西有咸阳彩虹”的格局如何形成……9月16日19时20分至19时50分,凤凰卫视中文台首播省委书记娄勤俭接受凤凰卫视《问答神州》节目专访下集。本报记者根据《问答神州》节目文稿编辑,以飨读者。
 
  主持人:吴小莉
 
  专访人物: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
 
  人物简介:娄勤俭,男,汉族,1956年12月生,贵州桐梓人,1973年8月参加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把产业投资跟研究所结合起来
 
  在2016年6月国家科技部公布的全国高新区排名榜中,西安高新区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四,其中在“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这一个单项指标中,更是拿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绩。然而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把陕西的“科技强、经济弱”的巨大落差叫做“陕西现象”。科技资源的分散导致了坐拥上千所科研机构的陕西省,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率却非常低,甚至曾经出现70%的科研技术被外省买走的现象。
 
  为了解围这一个难题,陕西省在2012年9月成立了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如今四年已过,“陕西现象”在多大的程度上得到了解决?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本周继续问答。
 
  吴小莉:当时有一个叫“陕西现象”,您也非常无奈地说,当时的这个专利的转化率都在省外,省内比例还小,现在已经进行了彻底的一些变化,您觉得起到最关键的是什么?
 
  娄勤俭:作为政府来讲可能就是要创造一种良好的平台,使大家相互能够知道,长期以来我们还是相对封闭一些,我讲的封闭不仅仅是一种区域性的封闭,比如大学,我们比较多,985的大学我们有3所,这些都是教育部的大学,都是国家的大学,国家的学校和地方,它是有脱节的,又加上陕西原来是个欠发达省份,欠发达省份对这些大学的投入少,你投入少,我跟你关系就比较淡薄,所以这是一个原因。另外呢,我们有1000多个研究所,但这些都是什么呢,是国家的科研机构,只是说这个企业在陕西,它不是陕西的,所以这样以后呢就形成了脱节。
 
  但是来讲呢,我们怎么能够把这些结合起来,这样以后呢,我们就通过一些产业合作的方式。你比如说现在一说雷达可能大家都想到南京,但是真正培养学生和原来技术最强的在哪儿?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但是呢,那时候计划经济的时候这儿只是布置了大学。
 
  吴小莉:没有产业?
 
  娄勤俭:没有布置产业,那么这些研究所发展到现在的时候,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研究所也要向产业进行发展的时候,既可以向上原创性地研究,向下它可以布置产业。
 
  所以我们如何把它这些知识产权结合起来,就有一个就是科技资源统筹交流中心这样的一种概念,这种概念呢就是把大家的知识产权,创造的技术,放在一起,你需要什么,在这儿来选,那么产业一看,我觉得这个技术很好,我要要,他们自己就开始结合。所以最早一开始建的时候,60%、70%甚至一开始都是由省外的企业买过去,当然这也是支持了整个发展,但是现在来讲,去年达到了720亿的交易额,这个交易额呢,陕西已经占了60%。
 
  阿里入陕要从马云和陕西的一段渊源讲起
 
  2015年的7月,阿里巴巴与陕西省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数字陕西。而在一年前阿里巴巴就已经分别与新疆、甘肃、宁夏等西北三省区签订了合作协议。不过,阿里巴巴和陕西的合作,除了基于商业理性和战略布局的考量,还要从马云和陕西的一段渊源故事讲起。
 
  吴小莉:我们也看到了2015年的7月马云来了陕西,那么为什么现在陕西才有对他来说的商业机会了?
 
  娄勤俭:作为企业来讲,是哪儿机遇最好它往哪儿去,哪儿能赚钱它往哪儿发展,所以它一开始重视沿海的发展,但是发展到现在以后,西部大开发是摆在首位的,那么西部大开发你重视,你当然要重视陕西。
 
  但是这时候为什么他想要到西安来,是因为原来的坚持大家都是为了一个理想,大家比较穷,坚持做下去了。但是现在难了,上市了,大家都是,特别是骨干都有股票,成天在关注股票指数的上涨和下降,所以这样以后呢,已经不完全是靠理想,(靠)这种理念能够做下去,原来的创业的这种冲动就没了,因此在这种时候,阿里巴巴想活出去,怎样能统一大家的思想,他这时候到西安是要找阿里巴巴活出去(的办法),这是他的本意。
 
  吴小莉:哇,原来阿里巴巴的西安精神是在这儿。
 
  娄勤俭:所以他来了以后,当然我跟他很熟了,我就跟他提了一个建议,我说你到延安去看看,我说为什么到延安去看看?毛泽东在延安13年,指挥全国,解放建立了新中国,那时候通讯不方便,不像现在通讯就能指挥,全国这么多战场,通讯又不方便,靠的是什么,为什么能行,我说你去研究一下,延安可能会对你阿里巴巴走向活出去,如何凝聚人心有好处。
 
  所以他把他的所有的中层全部带来,不单是高管,到西安来,然后到延安,去看了延安,感悟很深,所以回来在西安又闭门三天。我说你讨论什么了?他说现在我们讨论的内容是阿里巴巴未来的发展战略,有些还不适宜公开,但是在西安这个会议上已经确定了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些战略和路径,我说那你感悟出什么,就是理想信念极其重要,信任极其重要。
 
  彩虹项目落地是市场作出的判断
 
  2015年12月,总投资280亿元人民币的西北首条“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在咸阳开工,有评论认为:这有助于陕西形成“东有西安三星、西有咸阳彩虹”的电子信息产业格局。而娄勤俭却坦言,在项目决策之初,自己曾经持有怀疑态度,项目最终能够落地是市场作出的判断。
 
  娄勤俭:在历史上呢,CEC就是彩虹的股东,在历史上它(们)是一家,因为搞大了以后呢,就像弟兄长大要分拆一样,我自己来发展了,发展得很好,但是现在遇到问题以后,CEC认为你该回来了。但是因为彩虹的人员素质和原来的产业基础还是非常好的,彩虹的发展从原来显像管转产,转到液晶显示面板是有前途的,有前景的。但是当时因为我离开部里很长时间了,对这个市场的预期究竟行不行,我还持一种怀疑的态度。
 
  吴小莉:所以对于彩虹的转型其实你还没有把握。
 
  娄勤俭:当时我没有把握,因为我已经离开部里这么长(时间)了,信息产业一年一个样。你不能在这时候靠一种长官的意志或者是靠一种原来感情的纽带,我说你必须在这儿建,所以当时我并没有要求它来建这方面,是因为CEC和彩虹进行研究以后认为应该要上(生产线)。
 
  吴小莉:7个月下来您现在看好这项投资吗?
 
  娄勤俭:他要在陕西投资,我当然也得研究一下,也去找了我认识的这方面的一些专家,进行一些咨询,他们认为呢,现在还是时候,就是(对)陕西来讲,一个是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另外一个呢,就是“一带一路”建设,在西北本身这方面没有部署,而且呢,市场空间还足以,还不是一条线能满足的,还有可能建几条线,因此这样来讲的话,它是还在没有饱和期建这个,所以它是有竞争力的。另外呢,CEC进行全面整合以后,南京熊猫有一条液晶显示面板的生产线,这方面来讲它们有充分的经验,既有生产制造的经验又有市场的经验,这样来讲它们有竞争力,那市场有空间,它们本身有竞争力,从“一带一路”建设上本身有需求,又从我们的区域优势上也有需求,特别是彩虹本身的人才优势和产业基础这方面,确实是有竞争力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