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赵建军)“挂床住院”又称“假住院”。一般规定,不在医院里住或连续三天以上没有诊疗费用就可称为挂床。有的人本来是小病,医院见患者参加合疗后,要求患者检查这检查那,最后建议患者住院,反正参加合疗,住院可报销大部分费用,医院为其出具病历,但这些人并不是真的住院,依然在家休养,有的竟然还在上班。这样,“病人”享受合疗医疗报销,医院也可从中”套取”合疗基金而“创收”。
近日,有蒲城县群众反映:蒲城县兴镇卫生院长期存在挂床现象骗取合疗资金。“大多数病人的病情并不需要住院,但是医院为了追求效益还是给病人办理了住院手续,而这些病人实质只在医院进行输液,并没有住院治疗,这样一来本在村卫生室花一两百元可以看的病,在卫生院最少都会上千元,最终合疗报销后给卫生院创造经济效益。”一位姓陈的师傅告诉我们。
对于群众所反映的“挂床”问题,本刊工作人员于1月2日晚8点30分驱车前往蒲城县兴镇卫生院,在其住院部了解到;当日住院人数64人,而实质留院治疗仅5人,其余59人请假,12月份平均每天请假在册人数高达数百人以上。值班护士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我们医院一直都是这个样子,病人不想在医院住的话输液完签个请假条就可以回去了。”并且拿出了数日挂床病人的请假条。
针对这一问题,随后本刊人员分别走访了蒲城县龙阳卫生院、西陈庄卫生院和桥陵卫生院,然而各卫生院的情况基本与兴镇卫生院的情况类似。而且,桥陵卫生院所有挂床病人离院时并未签请假条。
对于医院护士的说法,以及护士站大量的制式请假条来判断,兴镇卫生院长期挂床骗取国家合疗资金已经是事实确凿,一纸请假条也就这样堂而皇之的成为该院的护身符。因此,当地卫生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职责也让人心存质疑,国家合疗专项资金的流失更让人心痛。
对此,本刊工作人员将此事反馈给蒲城县卫计局,当地卫计局表示将会对此事进行调查。然而,一个星期后蒲城县卫计局农卫办主任对事件的调查态度却让人倍感惊讶,农卫办主任表示:“调查情况与你们所反映的情况基本吻合,但这也不算挂床骗保,而且这种情况在其它县都属于普遍现象。”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由我国农民(农业户口居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个别地区、个别医院却将这项惠民政策变成了提升业绩和搞活经济的利器法宝。通过调查发现,蒲城县多家卫生院在这个活动中充当什么角色,蒲城县在这个角色中是否已成为以点带面的重灾区,我们不得而知。而卫生院挂床骗保一事,蒲城县卫计局的回应却令人痛惜。
对于此事进展本刊将继续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