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医学定向生”招录让人忧

2017-03-15 08:56:08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 风和又拂南山绿,春早更催万象新。今年春节,我走在家乡平坦的水泥路上,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如今村里呈现出“路通、宽敞了,街绿、漂亮了,灯亮、热闹了”的新面貌,家乡的人们也是“能上微机了、都爱读书了,健身流行了、跳舞定期了”。总的感觉家乡好多方面和城里的差别不大了。
 
  大年初四,我们去表哥家拜年,表哥和大嫂在家乡务农种菜,两个女儿都在上学,现在“村村通”道路修好了,卖菜也方便了,表哥家的日子比以前也好了,去年小女儿蕾蕾(我侄女)被延安大学录取为免费医学定向本科生,我真为我侄女高兴,但当表哥说起蕾蕾获取入学通知书的曲折过程,我的心里顿时泛起层层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免费医学定向生”是由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农村订单定向的免费本科医学生,其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交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免费医学定向生”招生计划由省教育厅根据用人需求,以县(区)为单位安排,分别面向有关县(区)下达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免费医学定向生录取后,在获得入学通知书前,须与培养高校和定向就业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签署统一制式的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承诺毕业后到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
 
  我侄女蕾蕾去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是延安大学免费医学定向生,定向县(区)填报了咸阳市两个县(区)。在录取过程中,因填报的咸阳市两个定向县(区)录取分数较高,未能被录取;而最后被录取为定向陕北某县的免费医学本科生,全家人也很高兴。但当我表哥带着女儿去陕北某县卫生局签署培养和就业协议时,卫生局工作人员解释说,他们县是全国百强县,人才不缺,不需要招录免费定向生,于是不予签署协议,但在此前该县已向省上报送了免费医学定向招生计划,我表哥找到该县领导时,县领导和卫生局工作人员说法一致,不签协议。签不了协议,延安大学就不能下发录取通知书,就要退档,会造成录取滑档。随着秋季入学日期一天天临近,我表哥心急如焚,整天食不能寐、夜不能寝,在那段时间我表哥往返延安和西安之间好几次,到省招办、省卫生厅和延安大学招生办都去找了,工作人员说某县的做法不对,某县既然上报了免费医学定向生计划,就应该执行省上下达的定向招生计划。接着省招办、省卫生厅也积极与陕北某市、某县招办、卫生局联系,但迟迟协调不下来。最后,经过我表哥不断努力,该县领导同意签约。表哥就带着女儿去县卫生局签了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但同时让我侄女签了个毕业后县上若没岗位不予安排的协议,只要能上延安大学定向医学生,我表哥也顾不上那么多,赶紧将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送到延安大学招生办,终于获得了入学通知书。
 
  就此我要说几句公道话,老百姓办点事咋这么难呢,贫困农家子女想上个城里娃看不上的免费定向医学生怎么如此艰辛,基层政府部门为何不能积极执行上级政策,基层部门执行政策为啥还要走样,值得有关部门深思反省。
 
  总之,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非常好,深受贫困家庭欢迎,大大减轻了经济负担,有效解决了高考分较高的贫困大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匮乏、留不住人才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医院、卫生院的医疗水平,改善了老百姓的就近就医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医疗制度改革。但在此也建议省招生办等部门在招录免费医学定向生工作中,可否将签署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这一环节,由省上有关部门先与基层部门签署,然后再由免费医学定向生与省上有关部门签署即可,这样既解决了政令不通的问题,也大大方便了老百姓。(供稿人:省财政厅 张军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