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 春节期间回到老家永寿县渠子乡潘家村,闲暇时与乡邻拉家常,许多人都聊到了近年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话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交谈,结合自己在宝鸡挂职杏林镇东坡村第一书记期间经历,觉得土地分散经营是关中“农业不强”的根本原因,但规模化经营并不能解决“农民不富”的问题。
分散经营是关中“农业不强”的根本原因
从关中现在的情况看,2015年末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不足1.5亩,户均耕地不足5亩,加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划分时实行公平和平均的分配原则,每户农民的田地又分为不同等级的田块。以我担任第一书记的东坡村为例,尽管每户平均拥有土地5亩左右,但平均每块独立经营田地的面积只有1.8亩。这种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是目前关中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这种经营方式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提高,不仅导致农业的比较效益不断变差,而且严重制约关中农业的现代化进程。首先,现代农业是集约化的农业,要求生产要素聚集,相应的管理要素也更加复杂,一家一户精耕细作的小农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这种需要,必须搞规模经营;其次,现代农业还是标准化农业,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都要求一定的规模,一家一户很难做,成本很高,根本做不下去;第三,现代农业还是一个品牌化的农业,农业产品是产品质量、商品信誉、当地农耕文化、传统特色等要素的结合体,要保证农产品质量、维护品牌、管理好这些要素组合,都必须要求一定的规模。
因此,要缓解农业相比外出务工和其他非农就业效益不断变差的现状,实现“农业强”的目标,必须打破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关卡”,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发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规模化农业,这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各界的共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关中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就业,为适度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各地应该抓住有利时机,以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方式为主体,围绕发展适度规模化的现代农业进行多种形式的有益探索。
规模化经营不能解决“农民不富”问题
但必须注意的是,规模化经营未必就是富农之路。目前,关中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将土地经营权集中到少数的本村“能人”或“外人”的手中。这种经营模式要求大部分农民从实质上“交出”农业的经营权,只收取微薄的土地经营权流转费用。东坡村孙下组50多户村民2013年就将300多亩土地流转给陕西省杨凌农业示范区的一家农业公司,每亩土地的流转费用600至700之间。土地规模化经营之后,经营成本大幅降低、产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农业规模经营的效益快速呈现。但这只是少数人的效益,受益者是东坡村民所说的“外人”,和出让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并没有关系。这种规模化经营的方式不仅不能让农民富起来,反而将农民推向了农业和农村的边缘。
土地规模经营的另一种模式是土地入股、参与分红,在这种模式下,又有农民参与经营和不参与经营两种方式。这种模式在东坡村尚无试行,但根据关中其他地区试行的现状看,情况也并不乐观,结果是农业强了,大多数农民并没有富,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农业比较效益太低。尽管规模经营能明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但由于农业经营成本的“地板”与农产品价格和产量的“天花板”存在,即使规模化经营带来的规模“红利”和分散经营相比非常可观,但平均到每个“股东”手上依然和外出务工收入有明显差距。如果在这种模式下开展经济作物的种植,则需要农民共担风险,这让很多农民望而生畏。更何况,由于经济作物的种植投资大,经营过程复杂,作为没有话语权有农民无法监管其中的成本和利润,结果往往是收益年份农民分到的钱基本和流转土地收益相当,亏损年份则要农民承担大部分风险。在种没有监管、运作不成熟的模式下,最终的结果还是强了农业,富了少数“能人”或“外人”,大多数入股的农民难以通过这种方式致富。由此可见,农业规模化能明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是强农的必由之路。但农业规模化经营只能解决少数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并不能给绝大多数农民一个出路。
同时,规模化经营意味着大多数农民“无地可种”,规模化又不能给失地农民一个出路,这让许多面临“失地”的农民心里不安。一方面,由于外出务工有不稳定和不确定性,许多农民并不知道外出务工这种非农就业的“好日子”能过多久。在这种背景下,大多数农民并不愿意流转或出让自己土地的经营权,因为如果有一天他们在城市失业,还可以“退守”农村,土地在那时将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本,所以不能丢。这也是近年来土地流转和土地入股领域矛盾不断增加的深层次原因。因此,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人口和社会的问题,一个如何让大多数“失地”农民有事干、有收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前,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问题难以解决。政府在推行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之前,也要先考虑好“失地”农民去向何方,否则,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将非常严重。(供稿人:省统计局 潘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