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西部大开发讯(杜杰 帅华锋)6月11日7时30分,随着中国田径协会主席段世杰,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李荣灿,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陈青,甘肃省副省长郝远,甘肃省体育局局长杨卫的发令,2017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准时鸣枪开赛。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法国、德国、乌克兰、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32个国家的40413名运动员冲过起跑线奋勇向前。
经过激烈角逐,男子全程马拉松冠军被埃塞俄比亚的凯尔基尔•沃尔德雷格夺得,成绩为2小时11分54秒;中国管油胜获得第10名。女子全程马拉松冠军被埃塞俄比亚的阿诗特•迪多夺得,成绩为2小时32分03秒。两人将分别获得40000和20000美元的奖金。男子半程马拉松冠军由中国的桑吉冬知夺得,成绩1小时9分39秒;女子半程冠军由来自酒泉的张玲夺得,成绩1小时28分07秒。他们将分别获得人民币5000元奖金。
本届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延续了前六届赛事的成功,使兰州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成为了兰州对外宣传的一张烫金名片。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观众通过兰州马拉松比赛也集中领略了黄河文化,这种独特的城市氛围让运动员和观众感受到了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的独特魅力。
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李荣灿向运动员挥手致意(杜杰 摄)
西部大开发记者在现场看到,本届赛事组织周密、亮点频现。大赛以争创国际田联“金标赛事”为目标,严格按照国际田联标准和中国田径协会要求,在国际化标准、专业化办赛、人性化服务、安全性保障等方面提高水平,全力做好竞赛组织工作。
为了提高专业选手参赛数量,组委会按照国际田联“金标赛事”要求,邀请8个国家的36名左右的优秀运动员参赛,其中男子最好成绩在2小时6分左右、女子最好成绩在2小时21分左右,力争突破赛事纪录。
为了鼓励国内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比赛还首次增设中国籍运动员奖。鼓励本国运动员积极参赛,赛出水平。
据兰州市体育局张磊副局长介绍:今年兰马赛报名非常火爆,全程半程报名人数超过8万,迷你马拉松报名人数超过30万,为此2017兰州国际马拉松赛首次采用报名抽签形式,以更公平方式让更多跑者有机会参与赛事,吸引更多优秀选手参赛。当然也有许多马拉松爱好者抱怨未抽到签让他们无缘兰马,这的确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兰州市委副书记、兰州市政府市长栾克军向运动员挥手致意(杜杰 摄)
针对大赛中出现的问题,张磊副局长表示:目前为止,兰马已成功举办七届,下一步会吸取比赛中的教训,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解决大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新闻媒体拍摄岗位不足、赛道志愿者服务不够专业、赛道的喷淋设施还需要增加等等,这都是下届赛事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工作。
和上届赛事相比,大赛也增加不少创新,比如说200人的新闻媒体记者跑团。首次亮相的“兰马新闻记者跑团”是由兰州市委宣传部倡议、联合中央驻甘媒体和省市媒体组建的一支专业参跑队伍,他们秉承“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新理念,通过集体竞跑既向观众积极展现本土新闻人对金城兰州的独特乡情,又借助手机移动设备向海内外现场直播“黄河之都、金城兰州”与众不同的高原气质和城市魅力。
在赛道现场,有的媒体记者一边奔跑,一边举着手机和移动设备“现身说法”,向观众直播兰马的赛况。还有一部分新闻人,正蹲守在兰马沿线,拍照、采访、录音、直播,通过各种方式,让海内外观众看到最精彩的2017兰州国际马拉松,传递兰马倡导的“健康、积极、乐观”的生活理念。
再比如说医疗工作者跑团。为做好赛事的医疗保障工作,大赛专门招募组织有医疗急救经验的跑者,参与赛事陪跑,部分医疗陪跑队员配备除颤仪,在比赛中遇到突发状况可及时救助,为赛事又增加一道保障。
“兰州国际马拉松”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灵魂,凭借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和民族文化汇聚共生的特色,以文化提升赛事内涵,以赛事扩大城市影响力,展示着兰州的开放活力和靓丽形象。兰马以“开放、包容、自信“的姿态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国际朋友做客兰州,使兰州关注度越来越高,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给丝路重镇兰州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给马拉松在内的体育事业创造了新的机遇。相信汇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和马拉松文化于一身的“兰马”品牌,会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