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习近平APEC演讲:向世界发出新时代中国声音

2017-11-14 16:24:24 来源:人民网-强国访谈

3.jp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

  访谈回放

  主持人

  11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2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携手谱写亚太合作  共赢新篇章》的重要讲话,您认为此次讲话有哪些亮点?传递了哪些信息?

  陈凤英

  传递的信息首先是对亚太地区发展的一种正确的判断,也提出了中国的方案。总的来说,我想这个讲话可以看到亚太地区在变,世界经济也在变,因此我们治理亚太方式方法也要变。我们看到习主席在演讲中提出了中国对亚太地区的看法,比如第一点谈到亚太的发展必须创新,我想这个问题也就是我们能看到亚太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一些现实的问题必须创新、还必须要开放,亚太必须互联互通,包容增长。亚太必须要有新动能、新愿景,可以看到习主席对亚太形势的洞察力极强,判断力非常正确,尤其是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创新、开放、包容,尤其是联通发展,他甚至提到亚太精神,我们觉得亚太伙伴精神是长期形成的,这个就非常重要的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亚太发展的未来和亚太当下面临的问题。

  陈凤英

  首先是基于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提到的“世界正面临增长动能、全球发展方式、经济全球化进程、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深刻转变”这四大变化,明确判断了当前亚太世界在变。作为领导人峰会,强调你要担当,也就是我们要有我们的担当,所以习主席直截了当提出了亚太创新,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创新的新亮点,我觉得有一点可以强调一下,过去我们一说创新就是科技创新,比如新经济、新常态以及互联网经济,现在说的是制度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这个提出从我来看还是新的。后来我们也能看到发表的联合声明,就突出了习主席提出的“两个轮子”的问题,也就是说创新是包括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所以,我认为这是一大亮点。

  陈凤英

  另外,他在演讲中非常结合中国现实。我能看到他把中国当下在做的成功经验告诉了APEC同行,告诉他们我们的创新已经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开放当中,他明确讲明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我们要给做一个总结,尤其他讲到世界包容的时候,他就明确讲到中国是怎么做,比方说脱贫问题,这就是中国成功的经验,我们想跟亚太地区共享,使亚太地区可以有一个理念性的变化,这也是一个新。

  陈凤英

  再一个就是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提出,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我们说的“一带一路”上的五通。刚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里面把我们五通写在亚太里面的互联互通,就是中国的理念进入了亚太的公认,这个公认的提出,也就是我们的成功经验已经进入了亚太未来治理的一种理念或者发展的方向。甚至也提出了命运共同体,当然它没有提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是说命运共同体发展,也就是亚太命运共同体,我想这是很清楚的提出来的。可以看到中国元素和中国化还真是起效应了。

  主持人

  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陈凤英

  我认为制度创新,经济体有很多方面,比方说我们现在在经济体系也要创新,比方说你的体系如果不完善,是失衡的,你的发展即使是科技创新也是不行的,你的管理体系也要创新,这实际上是理念。如果你的理念不创新,依然造成你赢我输或者零和,那如何去进行一种创新,即使你科技创新了,或者某一个领域你领先了,其他领域你可能很难融入,因为国际的创新是非常有意识的,是日新月异的,所以理念要创新,最重要的是管理方式要创新。制度创新最关键的他讲到了市场,有技术,要共振。最大限度的发展潜能,就是制度上不能约束。

  主持人

  习主席在演讲中进一步强调了各方要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要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您对这个是怎样解读的呢?意味着什么?

  陈凤英

  APEC的伙伴关系,我觉得是一个优势互补、合作互惠、发展共建的关系。因为未来APCE是要建立一个大家庭,亚太经济体的制度是不一样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不一样的,是最复杂的地区融在一起。最发达的、最不发达都在这个地区,大的和小的也在这个地区,所以价值观理念也不一样。西方的价值观也在这儿体现的,东方的价值观也在这儿体现的,甚至还有发展中的国家,所以很难说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这就是和而不同。因为我们和,是中国的和谐,不同是在“和”里面体现出来的,这就是共赢的目标,我想在这里为什么要增进伙伴关系。亚太地区是最复杂的一个地区,但是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明确提出,联合国已经把它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一个理念,所以他在这里面亚太伙伴关系进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中方提出并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后面讲到亚太伙伴关系要深化,也就是正常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金融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在APEC当中是他第一次提出,领导人宣言也写入了亚太互联互通,正常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金融融通和民心相通,就是伙伴关系的认同性明确上升。说明全球对中国的这种治理理念和发展理念是认同的,亚太也一样。

  主持人

  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以及中国持续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将会给亚太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陈凤英

  中国的改革是世界发展的动力,为什么这样?世界倒逼中国,一开始改革开放就是这样出来的,但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以后,我们很多发展理念,对外开放就宣布了,它就是一个互通的。事实上十九大已经把它写入党章了,我认为这对全球是一个巨大推动。

  中国的折射就开始明显变化,比方说不管在APCE还是在WTO,在世界任何机制里面,过去就是参与者、合作者,今天我们就是设计者、引领者,强有力地推动者,强有力推动世界经济、亚洲地区和亚太地区往前走,就是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这能看到和过去不一样。这就使中国成为一个积极因素,或者叫政治力量,这种正能量是推着世界往一个方向走,前进化,开放的经济,创新增长,包容发展,互联互通。所以,我想这就是中国的一个力量,是推动力,大国就是大国,它就要起到大国的作用,引领的作用,这就是引领着亚太往世界向前走。所以,你有多大的力量,所有国家都会动。

  我们看到美国税制改革还在讨论当中,世界其他国家就会因美国税制改革而改革的,因为这就是大国。中国的全面对外开放,世界很多国家也都会跟着中国进行新一轮全球化,这轮全球化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我们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基本的国家都参加,包括美国,亚投行。我们简单倡议,或者开始认为比较困难,后来认为可以实现,最后超出预期,也就是说这是一股力量,势不可当,推着大家往前走,我想这是一个潮流式的。但是小国起不到这个作用,因为小国影响力小,虽然是平等的,但是国家的体能小,所以效率小。所以美国的正也好,美国的反也好,都会影响世界。但是中国到今天为止,还没有负能量,基本上是正能量,发出的是正的声音。判断,洞察世界,习主席每一次参加国际会议都在说世界在变。所以你不能再袖手旁观了,你也不能原地踏步了,你必须跟着变。因为你原地踏不了步,要么是倒退,要么是往前,因为潮流就是这样的。所以,我想习主席在APCE会议上开始讲怎么看世界、怎么办,就是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全球转型,按我们来说就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回到之前的,你必须变,你不变就落后,你就被整个世界潮流所淘汰。所以,一个是说道理,变的世界必须以变的方式去应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