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西部大开发讯(帅华锋 通讯员 马存福 李山泉)近年来,两当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市委“433”发展战略,按照“将九山、半水、半分田转变为休闲、康养、幸福园”的思路,结合“深呼吸国际慢城”创建,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以旅游助推精准脱贫,将两当打造为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
灵官村坐落在美丽的凤凰山下,距离两当县城12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146户47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1户201人,是两当县贫困村之一。在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充分整合省、市、县帮扶力量,开拓创新,率先探索出适合灵官村发展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富民机制,实现了旅游助农增收脱贫的良好局面。
一是挖掘资源潜能,确定发展方向。针对316国道贯穿灵官村的地理优势和境内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白皮松天然林,张果老登真洞景区,古庙董真庵,以及著名作家杜鹏程《夜走灵官峡》文中灵官峡等生态、民俗、文化资源优势,确定了“旅游带贫、旅游兴村”的旅游扶贫发展方向,高起点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将基础建设作为精准脱贫的首要任务,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危旧房改造等工作,硬化村组道路9公里,修建便民桥2座、漫水桥2座、涵管6座、人饮工程2处、土地整理项目1个、产业路34条、引水管道1条、村内护坡5处、排水渠550米、文化广场5处、五保家园2处、改建田间道路4条,成立了灵官村便民金融服务点。实施了陈沟游客接待中心、道教文化广场、生态停车场400平方米、观景台1处、观景栈道800米、旅游换线路3公里、旅游厕所3座、垃圾房6座、危旧房改造、农村五改、红崖河流域治理等工程,安装路灯145盏、配备垃圾桶(箱)100个。基础服务设施的日益完善,为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等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培育富民产业,助推精准脱贫。结合灵官村地理、气候、资源等优势,组建小康互助组,发展育苗、食用菌、中药材种植,土鸡养殖及乡村旅游等多元化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村发展以白皮松为主的育苗产业485亩,引导农户林下中药材套种300亩,栽植樱花500亩,香菇5万袋,建成土鸡放养基地3处,养殖土鸡25000羽。同时,内引外联,引入“金美新”农林公司,建设陈沟组千亩樱花种植观光园。组建甘肃中道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村集体以修建的果老文化广场、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和资源入股,农户以土地、房屋、院落等资产入股,公司负责游客引入、宣传管理和旅游土特产品包装销售,带动农户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游览观光、文化传播等,打造集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民宿体验、书画写生、旅游土特产品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乡村游示范村,以旅游助推精准脱贫。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灵官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产业发展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精准脱贫成效显著。截止2016年底,灵官村人均纯收入7618元,贫困发生率也从建档立卡之初的43.5%降至2016年底的2.1%,各项脱贫指标全面完成,率先实现整村脱贫。昔日的灵官村涅槃重生,一座整洁、美丽、祥和的旅游扶贫示范村正踏着“旅游扶贫”的新路子大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