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两当县站儿巷镇坚持把推行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作为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群众工作法和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做到“五个强化”,全力推动工作法走深走细走实。
宣传推广新平台,强化浓厚氛围。结合防返贫动态监测,将陇南民事直说平台二维码张贴入户,积极宣传使用方法,引导群众主动了解,积极参与。同时,利用火车站、红色故道驿站宣传阵地,提升在游客、流动摊贩等人群中的知晓率,收集各类发展性意见建议,以“小切口”实现民意收集“大目标”,努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镇域经济发展,提升工作效能。
优化微网格管理,强化工作成效。从队伍优化、机制完善、效能提升等方面发力:一是整合多元力量,将驻镇单位干部职工、有群众基础的热心居民、妇女骨干、无职党员等群体纳入网格员队伍;二是细化任务清单,制定《站儿巷镇微网格员管理办法》,明确信息采集、纠纷调解、群众服务等任务职责,建立“日巡查、周会商、月考评”机制,明确工作任务。网格员每月需收集发现群众反映问题至少一条,定期开展“政策法规+矛盾调处+程序操作”分层培训,打造“全科网格员”队伍,推动网格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型;三是探索激励机制,针对微网格网格员无报酬现状,依托积分超市,给予适当物质激励,并对网格员开展专项评优,从而提升整体工作积极性。四是强化数据整合。将综治网格员、陇情e通、综治e通,“大党委”单位等事项数据,专人汇总,实现问题上报、任务分派、进度追踪“一网通办”,切实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发挥无职党员作用,强化责任意识。按照“据事设岗、按需设岗、因人设岗”原则,建立社区支部及“双报到”党员底数台账,掌握辖区无职党员的综合情况,结合社区实际,进行设岗定责,纳入综合管理。针对无职党员履职能力层次不一的状况,采取乡镇集中培训、村(社区)分类培训的方式,确定专人帮助无职党员树立服务意识,熟悉工作要求,增强履岗能力,既为无职党员参与村务管理提供平台,也补充了基层工作力量不足的弱点。
深化“党建联建”,强化资源整合。社区“大党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整合辖区单位场地、人力、技术等资源,用好“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完善“议题征集—协商议事—跟踪落实—成效反馈”闭环机制。通过“大党委”单位定期收集辖区居民及从业者“微心愿”和急难愁盼事项,以及镇区基层治理提升发展性事项,进一步破解基层治理中资源分散、权责不清、服务滞后等问题,从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工作实效,形成党建引领下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的局面。
推进代办制度,强化服务能力。构建完善“主动帮办+全程代办”服务体系,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实行分类管理,将“帮办代办”全面融入社区工作。社区干部、网格员、无职党员定期梳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家庭补贴申请、材料收集、医保报销、生活物资代购等可代办事项,主动上门讲解政策、收集材料、反馈结果,避免居民群众漏报错报、来回奔波,实现从“窗口办理”到“上门服务”、从“等人来办事”到“主动找事办”的转变,切实整合基层资源,让数据多跑路、干部勤跑腿、群众少跑趟。(供稿:吴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