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感谢法院,让我重新有了依靠......"3月26日,刘某握着法官的手激动地说道。当日,勉县法院成功调解一起赡养纠纷案件。
原告刘某与妻子王某于1991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儿一女。多年来,刘某靠修理摩托车的微薄收入将子女抚养成人。2016年,刘某突发脑出血,经一个多月救治虽保住性命,却花光积蓄并落下严重后遗症。行动不便和语言障碍不仅影响日常生活,也给夫妻关系带来巨大冲击。
自2020年起,外出打工的妻子王某切断了与刘某的联系,甚至将其电话拉黑。子女们虽在外地打工且收入尚可,却未能及时关注父亲困境。丧失劳动能力的刘某每月仅靠100元残疾津贴度日,八旬老母不得不节衣缩食接济儿子。
勉县人民法院高潮法庭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没有简单判决,而是迅速组织调解团队开展工作。调解中,法官详细了解刘某生活状况,同时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在西安、重庆的子女耐心沟通。调解团队从道德和法律双重角度,引导子女换位思考父亲的艰辛付出。
在法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子女们深刻认识到错误,主动表示愿意承担赡养责任。最终双方就赡养费用、探望方式等达成协议,纠纷得以化解。
家事纠纷的复杂性往往在于情感羁绊。单靠法理难以彻底化解矛盾,更需要情理的梳理。这起案件的圆满解决,是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生动体现。通过调解,不仅保障了刘某的生活,也修复了受损的家庭关系。
今后,勉县法院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挥司法调解优势,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司法力量。(供稿:彭凡 马萌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