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省教育厅和省科学技术厅主办,省青少年科技交流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共同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陕西赛区比赛在陕西杨凌启动。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吕建军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刘天军致辞,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及相关单位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评委、市区科协领队、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近500人参加启动仪式。
吕建军在讲话中指出,大赛旨在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与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教育、人才协同发展。陕西作为科教大省,始终以高质量科普助力科技创新,着力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省科协将联合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积极推动科普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助力广大青少年在探索中成长、在创新中突破,并大力倡导将大赛成果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对接,鼓励优秀项目孵化落地,实现成果转化。期待青年学子在赛事中展现创新风采,以实践探索服务社会发展,为陕西科普事业和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刘天军在致辞中表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肩负着建设西北、兴学兴农、培育英才的历史重任。学校秉承“诚朴勇毅”校训,恪守“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教育理念,持续发挥“双一流”学科优势。期望参赛学生树立科学报国志向,在比赛中践行创新理念,体验科技魅力,把“动脑、动手、合作、表达”的理念贯穿始终,发扬创新精神,探索科学真理,践行科学报国。
本届大赛围绕“智慧·安全·环保”三大主题,包含“创意作品”和“科普实验”两类项目,设置“人机协作(大学组)”“科技改变生活(中学组)”“未来太空车(中学组)”三个命题。重点关注前沿科学技术、公共安全健康等领域的科研应用与普及,注重提升青少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各组别根据复赛成绩排名遴选优秀作品推荐参加全国决赛。
省科协自2021年主办陕西赛区的活动以来,在全国比赛中成绩斐然。本届大赛,我省共有556支队伍报名,其中444支队伍、1093人参加线下比赛,作品数量与获奖数量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4月20日举办的“创意作品”复赛,共有141项作品、487人参赛。4月26日,还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未来太空车”项目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