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公司账户被冻结,职工医保断缴,再这样下去企业真要垮了!"甲企业负责人老张急得直跺脚。因一笔50万元的债务纠纷,当地甲企业陷入经营危机,职工住院费没法报销,矛盾一触即发......
法院依法查封企业账户后,法官在走访中发现,企业因账户冻结无法缴纳职工社保,多名住院工人医疗费报销困难。"工人饭碗不能砸!"法官立即搭建协商平台,在确保债权人合法权益前提下,灵活解除部分账户冻结,48小时内补缴了全厂职工的养老、医疗保险。工人李师傅拿着刚办好的住院报销单感慨:"这下心里踏实了!"
为让企业真正“喘过气”,法官跑腿协调多个部门,解决生产许可续期难题,并促成双方达成分期还款协议,债务“包袱”变“动力”。发现企业另涉纠纷时,主动释法,企业自动履行避免新的诉累,并依法减免其所涉案件的部分诉讼费,现在企业车间机器又响起来了。
“多亏法院给机会,帮我们渡过了难关!”老张说道。这场纠纷化解背后,是勉县法院开启“诊疗式”助企模式——既治“法律病”更拔“经营根”。
“办一个案子救活一家企业,比单纯判决更有价值。”承办法官道出心得。今年来,该院通过"预诊纠纷+联合会诊+回访复查"机制,已帮助27家企业纾困重生。(供稿:彭凡 谢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