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盛夏时节,宝鸡市凤翔区糜杆桥镇西关村的庭前小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葡萄由绿转紫,凤仙花、太阳花开得正艳,黄瓜、豇豆、茄子、辣椒、西红柿长势喜人。在“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下,西关村将人居环境整治向细处、小处延伸,通过发动群众共建“庭前小园”,利用门前屋后的空地种花种菜,不仅美化了人居环境,更密切了干群关系。
变废为宝,巧用资源促整洁。“这些竹片放着也是放着,不如拿来做庭前小园的篱笆。”看着堆在农机院里的一大堆竹片,西关村党支部书记李小维提议。这些竹片是前年西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用来给大葱搭棚的,如今已经闲置,村“两委”提出“废物再利用”的思路,组织村民将废旧竹片统一扎筑成篱笆墙,这一做法成本低、成效快,既解决了杂物乱堆难题,又让小园围栏整齐美观,实现了“废料变风景”的转变。
干群同心,振兴乡村聚合力。西关村村“两委”成员带头行动,运竹片、量尺寸、扎篱笆,通过“干部先动手、群众跟着干”的方式,打消了村民的观望心态,村民们纷纷加入“庭前小园”建设中,主动清理门前柴火堆、杂物堆,自发提供工具、分享手艺。在共同劳动中,干部与群众聊家常、听诉求,建设“庭前小园”的同时也搭起了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党员带头,共建共享促长效。为确保“庭前小园”管护可持续,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家庭率先种花种菜,并结对帮扶留守老人、困难户。对于常年不在家居住的农户,由村“两委”负责除草、种植,打造“党员示范园”,种植出来的蔬菜将直接供应幸福院老人午餐。
下一步,西关村将持续推广“庭前小园”建设,由“点”及“面”,不断改善村容村貌,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提升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供稿:刘海刚 杨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