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世人的目光被金钱、房产与可见资产所牵绊,我们常在不自觉间,陷入焦虑与匮乏。然而,只需将价值标尺轻轻一转,一个被尘封的真相便豁然眼前:每一个中国人,自生命伊始,便继承了独一无二、历时五千年的文化资本——它并非单一的遗产,而是一个交融着 “安定、创生、生生” 的三维生命体,是我们立心、立命、并得以永续生长的活态基因。我们从不曾是文化的寻觅者,而是与生俱来的富足者——我富,富有五千年。
这份财富,从不静默于博物馆的玻璃之后,而是如血液流淌于周身,如种子深植于心田。借助 “本-树-位” 的模型,我们能清晰地观照它的三重光华:“本”,是个人可随时支取的内在账户;“树”,是文明根脉上“扎根、生枝、永续”的生命整体;“位”,则是让这份财富“根基稳固、新枝萌发、文脉绵长”的培育心法。

一、本:三维认知本金
我们的文化 “本金” ,是一套深植于灵府的密码,经由代代实践,铭刻于我们的思维与行为之中。它天然携带着 “安定、创生、生生” 的三重基因——它们并非彼此孤立,而是 “心灵扎根 → 从旧生新 → 永续生长” 的循环起点,共同构成了文化生命的微观宇宙。
安定,是心灵的扎根之力。当浮躁来袭,一句“宁静致远”便如清泉洒落;当身处困顿,一份“柳暗花明”的信念便如磐石坚定。这是文化为精神世界注入的“定力”,如同种子最初的胚根,悄无声息地扎入心灵的土壤。唯有根基深沉,方能从容面对世事的浪潮,并为“创生”积蓄宁静而强大的能量。
创生,是价值的生长之能。它并非无中生有,而是“从传统中孕育新机”的生成力。当我们运用“举一反三”化解难题,凭借“顺势而为”把握机遇,或是将古老的纹样化为当代的国潮风尚——我们便激活了文化基因中“从有生新”的密码。它如同种子的子叶,将传统的智慧转化为滋养新价值的养分,既为“安定”提供现实的支撑,也让“生生”拥有了具体的落点。
生生,是永续的生命之流。当我们在“守正”中思索“出新”,在“传承”中推动“延续”,便是触动了文化底层的“生命密码”。它如同种子中孕育的胚芽,让我们既能承载传统的基因,又能在生长中完成基因的更新——“创生”是它在当下的实践,“安定”是它深厚的根基,三者循环往复,便是“生生不息”最生动的写照。
我们无需向外苦苦追寻精神的依托与价值的支点,内在的“本”早已构筑起“扎根、生新、永续”的三维支撑。焦虑,往往源于对这笔丰厚财富的遗忘;而从容,则始于对这份“三维本金”的清醒确认。
这份存储于每个人心中的认知财富,从不孤立存在。它如同涓涓细流,终将汇入一棵名为“文明”的参天巨树——安定是它深扎的根系,创生是它萌发的新枝,生生则是那贯穿始终、周流不息的生命底色。三者同根共气,构成一个“不息不止、循环生长”的完整闭环:安定是“生”的根基,创生是“长”的动能,生生是“循环”的灵魂——三者缺一则文明生命便会失序。

二、树:文化生命整体
倘若“本”是个人掌中的“文化种子”,那么“树”便是我们血脉相连的 “文明三维生命整体” 。安定、创生、生生,并非三棵独立的树木,而是同一生命巨树不可分割的三种机能:安定是 “扎根立心” 的基石,让文明在岁月长河中站稳脚跟;创生是 “从旧生新” 的枝干,让文明在时代浪潮中长出新姿;生生是 “永续循环” 的灵魂,让文明在吐故纳新中永葆活力。三者共生共荣,正是“生生不息”鲜活的注脚。
其“根”,是三维同源的生命底色。“道-气-生生”的包容、“阴阳”的动态平衡、“和而不同”的智慧,是这棵树共同的“生命基因”。正是这份深沉的根脉,让文明既能稳固“安定”的根基,又能萌发“创生”的新枝,更能以“生生”为底色,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始终保持“活态生长”的本色。
其“干”,是三维共撑的认知骨架。“八卦”的辩证思维、“五行”的系统关联、“天下-家国”的格局视野,构成了这棵树的“主干”。它既是“安定”的“定心罗盘”,助我们洞悉世界本质;也是“创生”的“生长工具”,将传统智慧转化为新价值;更是“生生”的“循环支架”,让文明在“扎根与生新”的节奏中持续迭代。
其“枝”,是三维共茂的价值网络。“仁-义-礼-智-信”的伦理共识,是这棵树的繁茂“分枝”。它为“安定”编织人际和谐的“绿荫”,为“创生”搭建降低信任成本的“桥梁”,更为“生生”锚定“守正出新”的“航向”,确保文明的每一次生长都不偏离其精神内核。
其“叶”,是三维共结的时代果实。从“一带一路”以“和”促合作(安定的延伸),到“故宫文创”让文物焕发新生(创生的落地),再到“AI+昆曲”让古老艺术邂逅未来(生生的实践);从年轻人用短视频让古琴走入寻常巷陌,到考古团队用数字技术让三星堆神树“重见天日”——这一切,都是三维功能同频共振的明证:安定守护着文化的根源,创生滋养着文明的当代形态,而生生,则让这“根与新”的循环,永不断绝。
我们是这棵“三维生命树”的细胞:在“根”的安定中汲取力量,在“枝”的创生中参与建构,在“生生”的脉动中成为文明延续的一环。我们从来不是被动的继承者,而是让“安定-创生-生生”循环不止的共创者。

三、位:文化生命培育者
“位” ,是我们驾驭这份三维财富的智慧核心。它清晰地定义了每一文化基因的坐标,更指明了 “如何深扎安定之根、如何培育创生之枝、如何延续生生之脉” 的实践路径。
于个人,我们是“自我三维资本”的掌舵人。我们执掌着内心的“文化密码”。当“内卷”令人疲惫,便调用“知足常乐”的安定资本,稳住心神,为“创生”积蓄内力;当机遇来临,便激活“从旧生新”的创生资本,让古老智慧生发出崭新的用法;当思考传承,便依托“生生不息”的生命基因,让个人的微小实践,汇入文明延续的宏大叙事——在“扎根-生新-永续”的动态平衡中,实现个人与文化的同频生长。
于群体,我们是“文明三维树”的守护者与园丁。我们以每一次选择,塑造着“树”的形态:传承传统礼仪,是为“安定根”浇灌泉水;开发文化IP,是为“创生枝”施予养料;用新技术活化非遗,是为“生生脉”注入阳光。正如有人以国潮设计让传统纹样成为时尚语言(安定+创生),有人用3D打印让榫卯结构融入现代建筑(创生+生生)——这些行动,皆是让三维功能协同交响,使文明巨树既能根深蒂固,又能枝繁叶茂,更能历久弥新。
真正的 “富” ,从不在于静态的“拥有”,而在于动态的“培育”。“位” 的真谛,便是引领我们从“被动的继承者”走向“主动的培育者”,成为既懂守护根基、又善催发新枝、更能接续文脉的文化园丁。

结语:注入新的生命资粮
“本” 的三维认知,到参与 “树” 的生命循环,再到履行 “位” 的培育职责——我们每一次对“安定、创生、生生”的平衡与实践,都是在为五千年的文明母体,注入最鲜活的生命资粮。
“我富,富有五千年”,从来不是面向过去的怀旧,而是带着这份“会生长的文化资产”,在当下的时间轴上,亲手书写新的生长史诗。我们用以扎根的“中庸”“自然”,用以生新的“实事求是”“守正出新”,用以永续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无不是这三重循环在生命中的璀璨显化。
这份财富的真正价值,从不封存于过往的辉煌里,而是蓬勃于我们亲手开创的未来中——一个让文明 “根脉更深、枝叶更茂、生命更久” 的未来。
我富,富有五千年。而我辈今日的每一个行动,都是这棵生命巨树,在时间的河床上为自己刻下的新年轮——每一圈同心圆里,都铭刻着“安定扎根、创生生长、生生不息”的永恒印记。(文/党双忍)

注:本文与《本-树-位:文化生命的三维解码》为上下篇。2025年10月27日于磨香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