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7月15日,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会上,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刘小波就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回答媒体提问。
刘小波表示,智能无人系统产业不仅是衡量国家军事实力、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榆林拥有发展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得天独厚的四大优势:一是地域和空域资源优越。榆林境内地域广阔,空域条件良好,年可飞日数达300天以上,靖边机场拥有的5000平方公里超大范围不限高度本场空域全国仅有,是发展无人机测试、飞行的最佳区域。二是应用场景丰富。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也是陕西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基地,除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应急救援、气象作业等常规场景外,榆林在农业、采矿、管道和高压线巡检、化工厂作业等方面具备极为广泛的应用场景。此外,榆林地处五省交界,具备发展无人机物流的区位优势,重庆丰鸟科技公司已经在榆布局支线物流无人机西北运行基地,4月18日完成大型民用货运无人机超视距航线国内首飞,无人机物流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三是产业发展基础扎实。高水平编制《榆林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初步形成“1+3+6”的产业布局,榆林高新区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园挂牌运行(1个孵化器),海则空天小镇、榆阳和神木通航产业园(3大园区)加快建设;已建成榆阳、神木、靖边三大通用机场,定边、府谷支线机场即将开工,再加上榆阳机场共形成6大机场(3通航+3民航)支撑的机场群,西工大365所无人机测训基地、顺丰无人机物流、神木无人车制造等项目已经落地。此外,榆林作为重要的镁铝新材料生产基地,完全有能力满足无人机制造轻量化要求,发展无人机制造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四是改革支撑有力。获批为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启动建设全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先行先试区,为榆林低空经济发展赢得了先机。
另外,榆林市政府出台了专门的智能无人系统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整体产业由培育引导阶段全面转向落地见效阶段。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下一步,榆林将把发展智能无人系统产业作为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加快平台载体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市域一体化布局行业无人机、商用无人车、工业机器人及现代智慧服务产业,形成融合、生态、开放的新型产业体系,打造“千亿级智能无人系统全产业链基地”。(张黎江)